车管所的“全能手”
王守军,男,汉族,1978年7月生,中共党员,毕业于河南警察学院,现任濮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驾管大队副大队长,三级技术主管。自参加工作以来,在公安局和交警支队的正确领导下,扎实履行工作职责,工作积极,认真负责,坚持做到执法为民,热情为群众排忧解难,先后获得河南省优秀人民警察,河南省道路交通“三项治理”工作先进个人、濮阳市优秀首席员工、濮阳市职业道德建设优秀职工、濮阳市技能型标兵职工、龙都卫士荣誉称号。
一、车管工作“先行者”
一是勤奋好学敢为先。自参加工作以来,王守军同志努力克服工学矛盾,利用学习强国APP、每月一测、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,认真接受党性教育,不断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,指引前进的正确政治方向。为做好机动车查验工作,严把道路交通安全“源头”关,王守军同志刻苦钻研,利用休息时间到4S店、修理厂、二手车交易市场,学习车身钣金件的焊接方式、车辆识别代号位置变动后的识别方法等知识,与专业技术人员交流经验,认真整理各类改装车工作经验,不断改进自身知识结构,努力提高对违法车辆的查缉能力。
二是创新方法敢为先。2021年,王守军同志运用多年的查验理论和工作经验在全省首创推出了《车厢与车架一体举措》,此举从关键环节切入,阻断恶性循环,倒逼车辆生产企业放弃违规生产经营模式,降低交通事故发生几率提供基础;在窗口区,设立“导办台,”创新利用各类展板图文,公开业务办理流程、法律依据、收费标准等内容,提供免费拓号、复印等服务,让群众看的明白,办的快捷。
三是打击违法敢为先。始终带头坚守机动车登记审核1号窗口,对办理的每笔业务实行“好差评”,严厉打击“车虫子、证贩子”等非法中介,结合视频巡查、专人巡逻等方式,加大车管所院内及业务大厅的管理力度,进一步规范车驾管业务场所,提升服务效能;在查验区,对违规车严格把关,将一切违法行为拒之门外。始终严格按照查验工作规程与台台车辆见面,对“病车”、“嫌疑车辆”、“无一贴两装”一律不予过关,遇见现场无法解决的问题都详细记录在案。翻开他随身携带的工作笔记本,密密麻麻记录着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,正是这种认真负责、谨慎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,让他迅速成为车管所的查验能手。
二、不吝赐教“领路人”
“传帮带”精神在王守军同志身上尤为突出,作为副大队长,他坚定不移、持之以恒狠抓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,强基固本,推动机动车队伍管理水平上台阶,见实效。在坚持政治建警的同时,与窗口、查验人员一起狠抓业务学习,及时更新自身业务知识,不断提升业务能力,学习内容涵盖《机动车登记规范》《机动车查验工作规程》和公安部便民利民各项措施;同时,积极协调邀请河南省高级查验员对车管所查验人员进行学习培训,狠抓技能训练,切实提升车辆查验审核效率和准确率。
作为车管所的“老人”,别人眼中宝贵的工作经验,他也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年轻的同志们。他传授的不仅仅是工作方法,更是一种坚韧不拔、积极探索、互帮互助的宝贵精神,在王守军的带领下,不仅年轻人工作上手快,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升,同时,车管所的同事之间也愈发团结。
三、服务群众“排头兵”
2022年8月1日,濮阳市车驾管大队迎来一个特殊的建军节礼物——一面由宁波寄来的锦旗。七月中旬,一辆高档轿车在办理转移转入中,发现有查验疑问,该问题在全国范围存在查验细节差异,群众在办理业务时焦急迷茫。王守军同志考虑到群众多处不便,一方面与宁波车驾管沟通,详细核实该车辆信息,对车辆本体做到心中有数,一方面与省查验能手交流解决办法,结合多人经验,拟定处理方案,在结合多人意见后,完成该车辆查验工作,妥善处理该车辆落户事宜。
在服务日常工作中,王守军同志始终认为“服务群众无小事,心系群众是大事”,指导设立“办不成事”窗口,实行“延时服务”,由业务骨干负责,今年以来,共协调上级部门或其他兄弟单位共处理疑难业务30余起,追回被盗抢车辆上报科研所恢复数据3笔,2022年全年二手车交易达10万余辆,新车注册达5万余辆,实现在服务群众上再优化、出实效、零距离,打通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岁月无迹,人生有痕。无论是在思想上、政治上、还是在行动上,王守军同志高标准,严要求,怀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,对车管工作的挚爱,不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,完美诠释了一名党员“为人民服务”的宗旨,以责任和担当为证,践行着入警宣言,用忠诚、坚守、奉献、为民,书写了平凡岁月里的无悔答卷。